你的位置:首页 > 我院动态 > 文章正文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

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  2018年08月30日 16:52  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1张

27日晚上,一场颇有情怀和温度的读书沙龙“冻凤秋:寻找生命中的那本书”在佛山先行书店进行,没有热门话题,但书店内的读者仍然济济一室,爱书的人们聚集在这里,聆听和交流有关读书的话题。沙龙上,主持人顾月、佛山作家盛慧、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三人进行深度对话,娓娓讲述生命中那些难忘的读书旧事,座中读者表示,这些打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往事,仿佛是一代人关于读书的集体记忆被唤醒。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2张

▲活动现场

作家盛慧说,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都和书有关,回顾起来,我们的人生其实很简单,不过就是遇到的那些人,读过的那些书。在盛慧的记忆里,他的一个姑妈占据了特殊的重要地位,这不光是这位老大学生身上有着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,更重要的是,她留给了他人生中第一本文学书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这位姑妈回到了故乡,用自己的全部钱买了书,开了一间“故乡书屋”,无论谁都可以免费取阅,不用押金和证明,读完后归还书店……这颇有理想色彩的行动终于还是不能继续,书店最后要关门的时候,只剩下一本书。这本路遥的《人生》就落到了盛慧手中,给小学三年级的他埋下了第一粒文学的种子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3张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4张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5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▲从左到右:盛慧、冻凤秋、顾月(主持人)

人与书,人与人,种种因缘妙不可言,不仅包含着耐人寻味的世事,也为人生埋下诸多伏笔。冻凤秋也回忆了她“童年的种子”,在她童年的记忆中,家里有个黑色的大箱子,里面装满了藏书。这只箱子对她来说非常神秘,直到有一天她亲自打开箱子,发现里面的藏书都有一个“冰”字的落款,同样非常神秘。后来她才知道这批藏书属于她的一位早逝的亲戚,她是做老师的,“冰”是她的笔名。这批藏书里,她最早读到了朱自清和俞平伯,她认为自己与散文写作的缘分可以追溯到这里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6张

▲活动现场,冻凤秋老师发言

嘉宾们的回忆把大家带到一个热爱读书的美好时代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人们满怀着对书本的饥渴。盛慧回忆起当年在书店蹭书看的日子,而书店也宽容以待。还有他抠门的外公,从来舍不得花一毛钱为孩子们买零食,但提到买书二话不说毫不吝惜。主持人顾月回忆,那个时候每个月对新书上架子的日子都充满期盼,她和大哥把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,从书店里买回一本又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世界名著。最有趣的是,每次新书买回来,二哥都要跑来和他们抢,成功抢到之后,便一溜烟消失,要等他躲起来看完,书才轮到别人看。

属于一代人的温暖无比的回忆,和今天这个低头刷屏的时代是否有隔世之感?嘉宾们认为,无论如何,读书依然重要。顾月把读书的人称为“内心有光亮的人”,冻凤秋认为,“读书是思想的旅行,让心灵变得充盈而浩瀚”,她说,人的本质是孤独的,“但千百年来,书就在那儿等着我们”。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7张

▲活动现场,盛慧老师发言

作家盛慧则认为,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,是一种巨大的喜悦,仿佛接受到一份秘密的馈赠。沙龙上,他向大家推荐了他最喜欢的作家排行榜的前三甲:第一位俄国作家契柯夫,第二位拉美作家胡安·鲁尔福,第三位捷克作家赫拉巴尔。

整场沙龙充满温情,关于阅读,也关于人生。从开场的民谣风版《声律启蒙》的吉他弹唱,到各位嘉宾们的人生回忆以及冻凤秋作品《母亲的颜色》的现场朗诵,接近尾声时,作家盛慧还大方地分享了自己和书有关的爱情故事。正如主持人顾月所说,“读书是一场人生的修行”。

艺·讯 丨 当中原风遇到岭南风——佛山作家盛慧对话《河南日报》副刊主编冻凤秋的图片 第8张

▲活动结束,合影一张

本文标签: ,